· 翔蓝专栏
日企专栏 | 日本大福:日新理念下的隐形冠军
发布日期:2020-05-06 浏览次数:2552次 当下我们正在亲身经历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企业复工难、订单减少、海外疫情防控不确定、年度计划全打乱、传统行业向线上线下融合换挡等问题,个体方面,美国加州已经有100万人提交了失业救济金申请,澎湃新闻报道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6.2%,即使是继续在职的人群,收入也面临不可逆转的降幅。多国专家预测世界将因为疫情而演变为经济危机。危机之下,出现恐慌心态是本能反应。但是危中有机,历史证明,每次危机都是落后产能或业态出清,优秀企业或人材脱颖而出的关键期。今天要介绍的企业大福,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20年代,“幸运”地跨过80多年的每次危机,从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头羊,他们是怎么做到如此“幸运”的?我们透过大福的案例,一起明确我们在危机下应有的心态,从而做出具有历史价值的判断。
隐形冠军大福
根据美国物料搬运杂志《MMH》公布的信息,日本大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物料搬运系统供应商20强的榜首,但是作为一家生产服务性企业,大福却远不如他的顾客那么知名,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2018年,优衣库宣布:正式与大福进行物流战略的长期合作。在日本,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先生以“要求极其严格、乃至苛”众所皆知,在优衣库商品高性价比的背后是优衣库非常彻底的品质管理,就连衣服表面上一根0.5毫米的线头也算作次品。对待自家产品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对合作伙伴将是怎样的要求。那么日本大福的过人之处在哪里?又是如何打造出这种过硬本领的?
创新基因源于 理念的坚守
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福,提供从部品进货、进库、分类、生产、出货的一站式服务。创立以来,大福从小企业一步步成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2007年世界排名第二的大福并购排名第十五的美国威勃公司,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物流系统集成商。而作为成立80多年的行业领军企业,大福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利润率从2014年的3.7%增长到2019年的11.9%。
大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大福的展示中心命名中得到启示。位于日本滋贺的大福物料搬运技术与经验的展示中心于1994年开馆,名为“日新”。
“日新”这个名字来自于中国的古典,《大学》中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福将“日新”作为企业精神,并且命名自己的展示中心,这样来往的员工、客户、公众都能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大福的企业精神,以创新的姿态,面对和解决顾客以及社会的问题。大福对“日新”的官方解释是: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不待今日之我。字里行间透着勇猛精进的精神。
“日新”体现之一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在创立之初,大福是一家单纯的机工制造业,以制造汽车输送机为主。1959年,大福成为了丰田首家乘用车专业制造厂的供链式输送系统供应商,成功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型。
一路披荆斩棘,大福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就在于“以顾客的真正需求为中心”。如果只是卖“好产品”,并不能真正解决顾客问题,因为“客户需要的,不是那根钉子,而是钉子凿的洞”,所以,大福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具体设备制造领域的No.1,而是成为为顾客提供完整服务体系的Only-1企业。正是从“钉子”到“洞”、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认知突围,大福在原有核心业务(输送、存储技术等)之上增加了提案式服务,从而使大福成功在众多物流设备企业中脱颖而出,雄踞日本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根据微笑曲线,如果单卖产品,利润率非常低。大福不满足于输送机的制造与销售,通过向微笑曲线的右端进发,不断研发,系统地解决顾客的问题,把制造业做成了服务业,从而赢得了时代的认可。这正是“日新”理念的第一点体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日新”体现之二 和顶尖企业“强强联手”
除了本身“过硬”的技术之外,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大福也有自己清晰的标准,那就是一定要跟第一流的企业合作。比如:
第一套供链式生产输送系统(AFA),首先卖给了丰田(日本汽车行业NO.1);
第一个高楼式仓库系统(RS)首先卖给了松下电器(日本电器行业的NO.1);
第一个拣选系统首先提供给了平和堂(日本大型MALL品牌)2007年大福并购的美国威勃也是行业的20强,并且大福早在50年前,即1957年就与威勃形成稳定的技术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大福秉持着“靠近合作伙伴”的信念,在1985年,跟随本田的脚步,在加拿大设立大福海外分公司。同时,还与优衣库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全自动化物流仓库,降低人工成本之余又能提高仓库运行的效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老话对于企业来说一样受用。因为优秀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一定也会选择竞争力最强的企业,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反过来就会倒逼企业的革新与进步。只有和强大的企业联手,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企业。这也是大福“日新”理念的一大体现。
“日新”体现之三 超乎想象的可能性
在大福的Logo上有这样一句标语:Always on Edge Ahead(不断挑战自身的可能性)。大福的目标是不断拓宽未来世界关于物流的想象力和可能性,为客户提供越来越先进的物流系统和更便捷的服务方案。2010年,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拜访大福。当时,大福社长北条先生提到,大福的分拣设备从过去的11000件/h提高到16000件/h,处理能力提高了45%;同时,大福还创造了世界上运行最快的堆垛机。这让大福率先在多种物流基础设备中牢牢占领了领先位置。其实,大福的持续优化,不仅仅体现着眼于产品设备,在系统优化上也在持续发力。如今,大福的半自动化工厂已经逐步发展为全自动化工厂,大大降低了昂贵的人力成本。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特殊需求,大福还针对半导体、液晶、机场输送带等细分市场进行了个性化配置。但是大福的细分市场的选择,首先是减法,到目前为止大福专注服务的行业只有6个,战略聚焦可见一斑。
无论是设备和系统上的优化,还是针对细分市场上的个性化配置,其背后都是“日新”理念的体现。
结 语
总结以上“日新”的三大重要体现,我们能够感受到“日新”的经营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了大福的经营实践中。
而大福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就在于围绕客户的真正需求为中心,立足自身优势,不断优化业务形态,从而产生顾客价值。唯有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日新”才能获得精准可靠的参照系,并且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早在1954年,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绝不是产品,而是价值。以此来对照大福的一系列的创新与优化,会发现:大福从单一产品转向系统提案,提供给顾客差别化的服务与技术,并且不断优化。这,才是顾客忠于大福的根本原因。
对于传统制造行业来说,转型之路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抱着改变的心态方才能有开始。大福的转型之路带来的启示是:
相较于技术层面的创新转型,更根本的转型是认知的转型。回归客户的真实需求,立足自身优势,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原点,把顾客价值导入产品和服务当中,如此,将有机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巨变的当下,企业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不如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转变思维,战略聚焦,以百年的心态去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