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蓝专栏
【再见,拖延症】
发布日期:2016-12-09 浏览次数:3435次说起拖延症这个话题,相信能够戳到很多人内心的痛处,因为拖延症的例子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年底需要写一个总结,往往拖延到最后,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想要在工作中写一份漂亮的文案,但是想了很久,拖到最后,却没有整体的思路;买了很多书,想要好好提升一下自己,发现买了很久,都没有翻过一页……
有一个小故事:临近年底,一位公司的员工被上级要求写一份年终总结报告,对此,他非常重视,下定决心要在当天晚上就要完成。于是,他下班之后就赶紧回到了家,准备开始编写。但是在编写之前,他觉得晚上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就先做了一顿好饭,然后美美地吃了一顿;吃完饭后,他觉得直接坐在电脑前办公对身体不好,所以就出去散了个步;散完步回来,感觉出了些汗,于是就先去洗了个澡;洗完澡后,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进入状态,然后听了几首音乐;最后他终于来到电脑前,开始思考报告编写的思路,然后认真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深刻地揭示了拖延症的表现,而且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拖延症。比如,笔者在编辑这篇微信文章时,本来要求自己从构思到写作完成,一共需要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是总感觉思路上还有哪些不够完善,语言文字在使用上还有待推敲,于是前两个小时都没有动笔,直到截止时间快要到了,才在最后半个小时加紧完成。
而在企业之中,拖延症更是普遍存在,由于拖延症的存在,也导致很多工作不能顺利展开。那么我们怎么克服拖延症呢?往往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在给员工安排工作、员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按时完成时,经营者就会非常生气,并严厉地批评员工,认为员工的行动力太差、心态不好、意志力不强,教育员工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拖延症。
当然,很多拖延症的存在确实跟员工心态、意志力和行动力有关,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个层面,那么拖延症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经营者说了很多遍,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员工依然拖延,工作依然不能够按时完成。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经营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但并没有像我们STM一直所主张的:凡事连问五个为什么,去真正发现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说,拖延症之所以存在,很难被克服,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现在市场上流行着很多治疗拖延症的书,里面会劝告我们要集中精力、快速行动。比如著名的“番茄工作法”,里面就主张把时间分割成25分钟的工作时间,5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25分钟的工作时间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但是我们可以反问一下,如果我们真得能够控制自己、让自己集中精力、快速行动,还会拖延吗?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重新夺得奥运金牌,举国欢腾,很多媒体都报道说中国女排夺冠靠的是女排精神,郎平教练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女排精神固然重要,但是仅仅靠精神是不可能战胜对手的,还要有强大的硬实力,而这与女排平时努力的训练态度、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强调精神的同时,更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就像拖延症问题的解决,经营者仅仅停留在天天教育员工要改变心态、克服拖延症的喊口号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员工一起解决。所以当看到员工出现拖延症的问题时,经营者首先要意识到这可能不只是员工的问题,还可能是企业的管理方法出现了问题。
当我们真正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症现象的工作,其实更多是非标准化的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写文案、写总结、写企划等等,但是一些标准的流程化工作,往往员工都能够很快完成,极少拖延。比如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每个员工都能够按照流程的标准去作业,属于完全机械化、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工作,所以基本上不会拖延(即使拖延,也是工厂各个流程的计划配单拖延,而流程计划配单往往是需要负责人根据不同的顾客订单情况进行思考和控制的,通常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在总部办公室,如果要写一些文案、企划等等,往往需要思考很长时间,效率很低,容易拖延。
为了解决这种创造性工作所存在的拖延症,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创造性的、需要思考的工作分解并转化为机械性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工作,从而避免过多的拖延。
举个例子,中国有一句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这句话就是想要告诉人们:当你不能创造性地去写出一首诗时,那就去熟读并背诵数量足够多的唐诗,因为创作一首诗往往会拖延很长时间,但是熟读和背诵唐诗是可以马上行动的。而只要你熟读和背诵了数量足够多的唐诗,那么时间长了,也自然能够吟诵出来,在创作诗的时候也就有了相应的素材和感觉。
第二,创造性的工作也要标准化。
我们有一个做样板房软装设计的学员企业,雅居乐就是他们的顾客。他们所处的行业属于典型的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感性行业,每天都要企划、设计并营造出各种家庭生活的氛围,因此他们企业的员工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拖延症,总是到最后才把顾客想要的提案做出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追求完美,思考和企划的时间比较长;但另一方面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之前的工作完全没有标准可以执行,导致耗费的时间比较久。
他们企业的经营者和高管在学习了我们的STM课程之后,明白了“经营是一门艺术,但经营更是一门科学,经营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次方”。经营必须有科学的标准化作为基础,才能有真正艺术的发挥。于是他们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的员工都达成了共通:只要有工作,就一定是有标准可以依照执行。因为对于整个设计方案而言,整体企划思路的框架是完全可以标准化的,而在整体企划思路的框架标准化的基础上,每个设计师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拖延,提高效率,还能够保证创造性。然后他们每天都会进行一次PDCA的循环验证,对于标准进行评价和修正,从而提高了工作整体的精度和速度。
再比如笔者的工作除了编辑文章,还会编辑一些讲课的课件,因为这也是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每次都是第二天要讲课了,前一天晚上才把课件编辑好。后来笔者发现所有的课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框架,只要框架梳理清楚了,课件也就能够很快完成。因此,就会在平时有意识地整理和思考课件的框架,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在以后每次编辑课件时,选择一个适合的框架,然后再进行自由的发挥,既保证效率、避免拖延,又能够让每次的课件有差异性和创造性!
在讲究时间和效率的今天,拖延症已经越来越困扰当下的人们。今天的您,拖延了吗?
STM·翔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新城港口路 国际创智园一楼
联系电话:020-8523-9740
石老师:134-3027-4797
邮箱:xlstm@stm-x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