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蓝专栏
小米成功之道:追求与供应商的共生
发布日期:2015-05-20 浏览次数:2409次从一开始的智能手机到如今的各种智能硬件,小米靠着顶尖的元器件供应商和紧贴成本的定价体系笼络了大批 " 米粉 "。而在小米成功的背后,真正支撑起小米手机品牌的是他旗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
雷军对于供应商十分重视,为了维持与供应商的关系,从 2014 年开始每年召开供应商大会。供应商与品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构筑起了小米手机的每个生产环节,从产品定价、谈供应商到确定供应量,每一环都体现了雷军营销的艺术和小米对供应商的密切关注。
2015年3 月 25 日,小米科技携全球几百位主要合作伙伴,召开了第二届供应商大会。相对于小米 2014 年出货量 6500 万左右的亮眼成绩而言,这场并未事先预热的 " 联欢会 " 似乎有些低调。
当晚小米创始人兼 CEO 雷军在微博中总结称:“1. 小米手机是小米和供应商一起做的产品,成绩是大家共同的成绩,谢谢大家。2. 高度重视品质管控,一定要让小米成为质量最好的手机。3. 小米今年发货目标是 8000 万台到一亿台,希望大家确保完成生产任务,让用户更容易买到手机。”
此外,雷军还爆料了会后第二天的行程:先陪几十个供应商爬山,再与各位老板召开单独会议讨论合作策略、供货和品质管控。
从 2011 年 30 万台、2012 年 719 万台、2013 年 1870 万台到去年 6500 万台的销量,小米的快速崛起与它身后日益庞大的供应商队伍密不可分。
作为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有着 “ 电商基因 ”的小米,生态链相对简短,只涉及研发组、供应商、代工工厂、核心企业和顾客几个环节。在供应链模式上,小米采用饥饿营销、缩短供应链的方式,依靠专业的代工厂为其代工,减少中间代理商和流转环节,直接对接生产商与用户。
易观智库分析师朱大林认为,“与传统厂商相比,小米的这种互联网模式带有极强的掠夺性。生产上,它不能达到供求平衡的水平,但这也正是它的销售策略,饥饿营销的手段。不过随着小米手机的销量增加,成本曲线会逐渐向下倾斜,产品生命周期越长,累积利润也越多。”
如果说苹果凭借自身 IOS 系统圈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那么小米则是依靠饥饿营销的互联网思维,以资金为纽带,在取得规模效应后绑定大批硬件供应商,进而形成成本优势狙击其它竞争对手。
出名的供应商造就了小米,小米也带动起了一批企业的发展。除了芯片制造之外,小米将大部分元器件制造交给国内工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小米达成合作的 A 股上市公司达到 9 家之多,其中深圳公司占了绝大多数。华南地区可以说是小米手机的生产中心。
小米为供应商带来的利润将这些厂家绑定在小米旁边。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无法评断谁或谁获利最大。小米通过整合产业链达到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于整个手机产业的控制,而供应商们通过小米既提高了名气也提升了利润净值。
在某种意义上,小米与供应商二者之间已不再仅仅是买家和卖家的简单商务关系,它们更像是一种彼此支持相互影响的战略伙伴关系,两者之间真正做到了“双赢和共生”。而小米也成为了中国真正有“共生社会性理念”的优秀企业。
日本社会从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顾客的成熟以及竞争的激化,企业对价格要求变得严格,价格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很多企业借着满足顾客需求为理由,不断给供应商提出苛刻的要求,造成很多供应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裁员和破产,成为当时的社会问题。在这个阶段,日本社会对企业的评价标准是将所获取的利益还原给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关注供应商的利益,与供应商共生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丰田汽车在这一点上做得就很好,丰田汽车给供应商提出很高的共同合作降低成本的要求,并大力给予供应商相应的指导和帮助,2013年度丰田汽车主营业务利润超过12000亿日元,其中有1000亿-3000亿是属于节约成本创造出来的。当时丰田汽车到哪里,供应商就会跟到哪里,两者的关系很融洽。
因此,小米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上世纪丰田汽车的成功类似,旗下都有一套完善的供应链系统,都非常注重与供应商之间的共生,最终成为了其行业区域市场的NO.1。